20世紀80年代末期,電信事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起步階段,我國開始從國外大規模引進各種先進的通信設備。而通信局(站)的動力設備種類繁雜,加之當時自動化程度很低,維護難度很大。作為通信系統的"心臟",如何保證動力設備的正常運行、提高維護質量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992年原郵電部設計院(現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有限公司)和廣州市電信局合作研究試驗成功廣州長途樞紐樓通信電源集中監控系統,隨著通信局(站)維護體制向無人、少人值守的方向發展,很多省市也相繼開展了動力集中監控系統的研究和實施。
早期的動環監控系統建設主要為原中國電信以固話本地網為單位,一般一個地區建設一個三級網絡結構(監控單元SU,區域監控中心SS,地區監控中心SC)。由于當時動環監控系統的建設處于起步階段,監控廠家多,一個地區有時由多家監控廠商建設,無法實現互聯互通;監控廠商技術水平差別很大,建設方又沒有建設經驗,許多地區建設的動環監控系統無法滿足日常維護的需求。
1996年開始,原郵電部電信總局出臺了大量的監控技術規范,如《通信電源、機房空調集中監控管理系統技術要求》、《通信電源和空調集中監控系統技術要求(暫行規定)》等,并開始著手對部分廠商在網運行的動環監控系統進行評估測試,對淘汰部分技術水平低、系統不穩定的廠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監控系統的開發過程中,早期的部分監控廠商直接采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成熟工控軟件進行二次開發,底端采用通用的工控采集設備,在一定時期內快速占有了市場,但由于未掌握核心技術,這些系統在功能上無法滿足更高的要求。隨著國內動環監控廠商規模的擴大,自主研發的監控產品更加符合國內通信局(站)維護的需求,質量和性能也不斷提高,具有較高的性價比,顯示出了強大的競爭力,成為目前國內動環監控系統的主流廠家。
從開始建設之初,到2008年已有十年左右的時間了。在這十年中,動環監控的建設目的和應用功能也隨著通信規模逐漸增大,通信網絡不斷革新,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起初,各個監控廠家分別在各地市建設集中監控系統,并以實現局站無人值守為目的,完成的功能主要是局站內動力設備和環境的監視和控制,并遵循多監少控的原則,避免出現意外事故。
隨著動環監控系統技術的成熟,以及監控局站的增多,這種單一化的功能已遠遠無法滿足動力設備維護的需要,已分化形成各種增值應用,如各種動力設備的管理、資源系統的管理、圖像監控、智能門禁監控等。
在管理方式上,也形成一點值班,多點維護的機制。這種機制要求各地市的監控信息集中到一起,形成集中的監控中心,在這個集中監控中心上完成對整個系統的監控及故障維護的派發。
隨著日趨成熟的市場應用及需求更新,動環監控系統要求實現以下基本功能:
機房動力設備通過智能數據接口(RS232、RS485、RS422)或者增加采集傳感設備接入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實現設備運行正常狀態監測、異常狀態預測、在線智能故障診斷等功能。
動力設備及服務器、傳輸交換設備的工作環境,如溫濕度、漏水、消防等環境參量監測、機房空調監測接入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實現數據實時監測、告警閥值設定、告警預測、告警時結合應急預案采取相應處理策略,確保工作環境處于健康狀態,為設備可靠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機房作為重要的區域,機房的安防環境需接入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實現對機房門禁管理、入侵防盜報警管理、視頻監控、IP對講等功能,確保機房的安全防范,實現遠程無人值守管理,節約人力資源。
機房服務器、網絡設備(交換機、路由器、交換機等)支持SNMP(簡單網管協議),接入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實現對設備工作狀態監控,設定告警閥值實現預警功能,及時掌握提供核心服務各設備健康指數。
監控系統需支持靈活的組網方式,可根據現場提供的資源組建監控網絡,支持現場數據總線(RS485、RS422、RS232等)、TCP/IP、E1、ADSL、GPRS、3G(EVDO、HSDA、WCDMA)等方式組網。
對于分散的機房,需采用分布式應用、集中監控、統一管理的原則,實現機房無人值守。